清明节前夕,牧民老胡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农牧团场倒了3趟车来到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专程对中医科副主任张玉表示感谢。一个月前,饱受肠胃炎折磨的老胡听说张玉是全国首届名中医白长川教授的学生后,便找到张玉看诊。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调治,老胡的症状明显减轻,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在当地,像老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中医疗效后,对中医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2022年7月,白长川作为辽宁省医疗援疆专家在当地各大医院坐诊,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受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与饮食习惯的影响,当地干眼症、心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高发,中医适宜技术有很大施展空间。白长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着手完善了专病诊治模式,并与其他援疆专家一同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建立了“首届全国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席专家白长川工作室”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名中医工作室”,通过培训、带教、病例讨论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让中医药技术在当地“扎根”。
“援疆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我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白长川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师带徒模式,组织科室医生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业务能力,鼓励他们开展科研工作。2022年7月28日,来自沙湾市中医医院、乌苏市中医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10名中医拜白长川为师,希望在其带领下不断钻研中医经典,积累临床经验,传承创新中医文化。
为持续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白长川援疆结束回到大连后依然通过远程问诊的形式指导学生们。“传承的目的是发展,而一门医技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在白长川看来,中医药事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优秀的中医人才,为此他积极传播中医文化,已在国内外培养中医医生300余名。
“此次援疆是一段非常充实和有意义的经历,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援疆帮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传统中医药在边疆地区焕发新活力,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白长川说。